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城市進化論 (ID:urban_evolution),作者:唐俊,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城市進化論 (ID:urban_evolution),作者:唐俊,題圖來自:AI生成
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是當前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而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其中又以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提振消費,已成為今年各級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35.36萬億元,同比增長3.3%,比上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631元,扣除價格因素后同比增長5.3%,相比上半年增速同樣下降1.4個百分點。
全國數據之外,作為經濟“領頭羊”,26座萬億城市前三季度社零總額占全國社零超1/3,但14座城市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廣州和深圳增速均不及1%,北京和上海更是負增長。
為何一線城市消費普遍疲軟?各地刺激消費成效如何?長遠來看,提振消費又應該從何入手?
一、消費表現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觀察消費的重要依據。
從總量而言,上海是全國社零最高的城市,前三季度上海社零達到1.3萬億元,重慶和北京緊隨其后,分別為1.17萬億元、1.03萬億元。從去年全年數據看,廣州、深圳、成都也是萬億消費城市,蘇州則正在向“萬億”目標發起全力沖刺。
但更重要的是增速。前三季度,26座萬億GDP城市中,12座城市社零增速達到或超過全國3.3%的平均水平,煙臺以5.9%的增速領跑,福州、泉州、武漢、青島、蘇州社零增速也超過5%;剩下14座城市均未能跑贏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僅武漢、蘇州、重慶社零增速超過全國,南京與全國持平,剩余6城增速均低于全國。
經濟頭部城市消費“疲軟”,無疑將對全國社零增速造成直接影響。特別是四座一線城市,上海增速為-3.4%,北京為-1.3%,廣州和深圳雖然為正,但分別僅有0.1%和0.7%。
實際上,與上半年的數據相比,前三季度一線城市整體社零增速進一步下降,上海下降1.1個百分點、北京下降1.3個百分點、深圳下降0.3個百分點,僅廣州上升0.1個百分點。
北上廣深去年社零總計達到5.45萬億元,占全國社零總額的11.55%,對全國的影響可見一斑。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京商品零售下降1.2%,餐飲收入下降5.1%。從行業看,農林牧漁產品批發收入下降35.5%,貿易經紀與代理下降13.9%,五金、家具及室內裝飾材料專門零售下降24.4%。從商品用途看,燒類商品零售額下降7.6%,穿類商品零售額下降5.3%。(注:燒類商品主要反映能源消費方面支出情況)
上海前三季度批發零售業總額下降3.2%,住宿餐飲業下降5.4%,其中穿的商品零售額下降1.6%、用的商品下降5.9%、燒的商品下降7.0%。前三季度,上海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營業利潤下降10.7%,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營業利潤下降127.4%。
總的來說,京滬兩地吃(餐飲)穿用商品銷售都明顯下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社零統計的是實物商品交易金額以及餐飲服務收入,不包括教育、醫療、文化體驗等服務性消費。雖然社零不能全面反映最終消費支出情況,但可以大體地反映消費需求的變化狀況。
北京統計局表示,前三季度,北京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4%,快于商品性消費支出0.5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支出增速較高。
二、刺激成效
為了擴內需、促消費,2024年以來,一系列全國性及地方性消費刺激措施相繼出臺。一項重要的政策是國務院3月份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兩新”政策)。
“兩新”中的大規模設備更新集中在工業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主要針對大眾消費者,汽車和家電是兩大主力銷售商品,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這兩類商品價格較高,對社零拉動效應明顯。
部分城市公布了前三季度新能源車和家電的銷售數據,受以舊換新政策刺激,基本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前三季度,蘇州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66.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0.4%,兩項增速均排在最前列。這也使得蘇州成為GDP前十城市中,社零增速最亮眼的城市之一。
寧波、西安、泉州、大連等地的新能源車銷售額漲幅也較高,沈陽、青島、東莞、重慶等城市的家電和音響器材零售額上漲較快。
但新能源銷售額增長并不代表汽車整體銷售在上漲。例如廣州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仍處于負增長;而杭州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1.8%,但汽車整體零售額下降0.9%。
此外,武漢的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照相器材類、智能手機商品零售額漲幅較高,鄭州的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漲幅較高,重慶的餐飲收入上漲10.4%,廈門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98%,大連文化辦公用品零售額上漲102%。
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例如無錫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零售同比增長32.3%,拉動整體零售額增長2.8個百分點。
上海消費增長乏力,刺激政策開始加碼。9月印發的《上海市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實施方案》提到,統籌安排資金超過40億元支持“兩新”。當地媒體稱,這一數額高于上海歷年安排的促消費補貼資金量。
與此同時,上海繼續發放消費券,涵蓋餐飲、住宿、電影和體育四個領域。該活動總投入市級財政資金5億元,從9月份開始將持續到今年12月底。
“雙十一”來臨,不少城市開啟新一輪促消費活動。11月1日,成都市通過美團和攜程發放1000萬元文旅消費券;11月2日起,河南面向全省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最高滿300減100;11月1日到11月15日,天津經開區發放汽車消費券,最高補貼5500元。
三、未來預期
短期內消費可以“刺激”,但從長遠來看,真正讓居民敢消費、能消費、愿消費,是更為復雜的課題。
目前而言,公眾消費信心仍然不足。
北京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志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數據上看,老百姓的消費意愿總體處于景氣區間,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消費支出增速有所放緩。從‘能消費’到‘愿消費’的轉變中,最大的障礙在于居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不確定性和消費信心不足?!?/p>
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系,也反復被不同專家提及,增加居民收入被視為提升消費信心最重要的方式。
國家統計局在解讀前三季度數據時也表示,下階段,要持續做好穩就業工作,強化居民增收舉措,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保障居民收入和消費持續增長。
從實際情況來看,居民增收仍有空間。部分城市公布了前三季度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石家莊、唐山、徐州、大連等城市增速較高,北京和上海均低于全國水平,長沙和寧波僅增長3.7%。
在近日于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2024”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也針對消費問題發表觀點。
劉世錦表示,增加有效消費需求,要理解現階段消費需求的新特征,區分生存型消費和發展型消費,以及消費實現方式的差異。其中,服務消費較多地依賴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與城市化水平直接相關。
他認為,擴大消費需求要找準重點或痛點:一是基本公共服務為依托的發展型消費,二是以農民工為重點的中低收入階層,三是以人為中心、發展權利平等的城市化和城鄉融合發展。
應大力度提升以進城農民工為主的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此外,還應加快都市圈范圍內中小城鎮建設,帶動中國的第二輪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基礎的高質量、可持續、現代化城市體系。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