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頭圖 | AI制圖
隨著3季度財報的密集發布,不少半導體企業表現不錯,整個賽道出現了復蘇的趨勢。
受半導體行業周期波動的影響,2023年整個半導體板塊歸母凈利潤為314.3億元,同比下降48%。
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設備“一哥”北方華創的歸母凈利潤2023年卻實現了65.73%的增長,脫穎而出。
這次3季度報發布后,北方華創依然表現亮眼,繼Q2業績創出新高后,公司的Q3業績再次加速了。
2024年三季度,北方華創實現營收80.17億元,同比增長30.12%;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6.81億元,同比增長55.02%。
那么,在眾多半導體企業中,北方華創憑啥脫穎而出呢?
一、護城河深
2023年公司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以及立式爐及清洗設備收入分別近60億元、超60億元、超30億元,合計約150億元,約占總營收的76.49%。
可見,半導體設備(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以及立式爐及清洗設備)是北方華創的核心業務來源。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半導體設備是高投入高風險、高門檻高回報,具有長業務周期和強客戶綁定的生意。
而半導體設備的壁壘極高,體現在以下兩點:
1.技術壁壘
半導體設備行業的技術壁壘極高,特別是在設備的良率、穩定性和精度方面。鑒于半導體設備的復雜性,即便是單環節設備的微小精度誤差也可能導致巨大的潛在損失。
因此,晶圓制造廠商對上游設備的驗證和驗收標準極為嚴格。
此外,設備的研發周期漫長且資金投入巨大,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進入難度。
2.客戶壁壘
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廠商具有極高的客戶認證壁壘,通常情況下,全部認證過程完成需要2-3年,半導體設備廠商對建立合作關系的零部件供應商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客戶黏性較強。
正因如此,一旦半導體設備廠商在產品上研發成功,并獲得下游晶圓廠的認可。后續,半導體設備廠商基本上進入高回報期。
因此,整個半導體設備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全球范圍內有幾十家主要的半導體設備廠商,主導市場的廠商集中在美、日、荷等國家。而在中國大陸,主要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有10家左右入圍了市場規模的前列,北方華創排名第1。
換而言之,在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背景下,北方華創等半導體廠商研發的產品,進入下游晶圓廠的供應商名單,就相當于構筑了一條深厚的護城河。
一旦,半導體設備廠商開始步入正軌,規模效應也將顯現,并最終體現在業績上。
北方華創,亦是如此。
受益于半導體自主可控政策的驅動,自2020年起北方華創集成電路先進制程多種產品通過客戶驗證,成熟制程設備工藝覆蓋率快速提升。
與此同時,北方華創也進入了業績回報期。公司的營收、歸母凈利潤呈現出較高的增長,規模效應逐漸顯現,成本費用率穩定下降。
(數據來源:choice)
此外,半導體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是影響北方華創業績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2022年下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度出現明顯下滑,美國對華的限制也影響了晶圓廠的擴產步伐,導致2023年北方華創的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盡管北方華創業績增速有所下滑,但相較于整個半導體仍表現較為亮眼。2023年全年半導體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959.8億元,同比增長1%;2023年全年半導體板塊歸母凈利潤為314.3億元,同比下降48%。
不過,相比一片紅海的芯片設計賽道,北方華創所在的設備領域,可謂是護城河深厚的藍海。
不得不說,北方華創已經步入了較快的業績增長期。
二、成長天花板未到
對于2024年Q3業績增長,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一方面,公司不斷拓展產品品類,覆蓋下游用戶更多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公司的經營效率提升,成本費用率穩定下降,也就是規模效應。
對于北方華創的未來成長空間,妙投認為主要來源2個方面:
1.下游需求的提升
北方華創的客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晶圓廠,其增長空間與客戶的產能資本開支直接掛鉤。
據SEMI預測,預計2024、2025年中國大陸晶圓產能(折合8英寸)同比增長15%、14%,預計全球晶圓產能(折合8英寸)同比增長6%、7%。
除了晶圓廠提升資本開支,芯片制程不斷縮小,也將提升半導體設備的需求量。
在芯片行業,存在一個廣為接受的產業規律,即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件數量大約每18至24個月增加一倍,相應的芯片制程也會不斷縮小,也就是常說的先進制程。
芯片制造,類似于一張紙最終雕刻成窗花的過程。被“卡脖子”的光刻機是畫花樣的筆;而北方華創的刻蝕機,就是根據花樣來進行雕刻的刀。
制程要先進,畫筆、刻刀都得細。更何況,隨著單位體積內晶體管數量越來越密,想一次加工完全部圖案,產品良率就受到影響。因此,多重刻蝕技術就登場了。
每次芯片制程的提升,都會導致刻蝕步驟的成倍增加,工序步驟的大幅增加意味著需要更多刻蝕設備。
根據SEMI,20nm工藝需要的刻蝕步驟約為50次,而10nm工藝和7nm工藝所需刻蝕步驟則超過100次。
除了刻蝕機,先進制程的提升,也會給其他半導體設備帶來機遇。例如:先進邏輯制程芯片的沉積工序增多,多重曝光技術拉動薄膜設備需求,北方華創的薄膜沉積設備也將受益。
2.國產替代及新品研發
目前,半導體國產化任重而道遠。
得益于中國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大力扶持,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在兩年內實現了顯著增長,從2021年的21%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35%。
然而,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光刻機、檢測設備、離子注入設備、高端刻蝕機以及薄膜沉積等關鍵領域,國產化程度仍然不足30%,主要依賴進口。
據機構統計,北方華創所在的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清洗設備、熱處理設備的國產化率分別為10% - 20%、10% - 30%、20% - 30%、30% - 40%。
未來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率仍會繼續提升,北方華創憑借研發優勢和先發優勢,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據機構預測,2024年、2025年北方華創有望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77億元、77.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18%、34.58%。
受益于半導體自主化、先進制程的提升,國內半導體設備“一哥”北方華創成長路徑明確,業績增長具備較強的持續性。
另外,公司具備高科技屬性。隨著宏觀環境逐步寬松,更多的資本進入A股市場,具備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如:北方華創等)也將被市場資金所青睞。當下,北方華創仍被低估了。
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