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讀 (ID:yiduiread),作者:敏敏、閆梓萌,編輯:田納西,原文標題:《經常摳鼻子容易癡呆?網友:手已經癢了》,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讀 (ID:yiduiread),作者:敏敏、閆梓萌,編輯:田納西,原文標題:《經常摳鼻子容易癡呆?網友:手已經癢了》,題圖來自:AI生成
愛摳鼻子的人“危險”了,你很可能因為這一動作更容易“癡呆”。
最近,英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經常挖鼻孔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論文截圖
論文在社交媒體傳播發酵后,有網友表示“怪不得感覺自己變笨了”,還有網友“破罐子破摔”,表示無論如何也不會停止摳鼻子,只不過是從理直氣壯摳鼻子變成膽戰心驚摳鼻子罷了……
圖源:小紅書截圖
摳鼻子到底會不會讓人更容易老年癡呆?我們又該怎樣“正確地”摳鼻子?
摳鼻子,怎么會讓人變癡呆?
實際上,這篇學術論文全文并沒有直接提到“摳鼻子”這一行為能導致老年癡呆。然而,研究確實揭示了一種可能的生物學機制:某些病菌可以通過鼻腔,進入大腦,并引發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病理變化。
不過病菌通過鼻腔進入大腦的方式有很多種,而用帶著病菌的手摳鼻子,或許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
研究的主要病菌是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是一種常見的細菌,也是全球導致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大約一半的成年人在20歲之前都會感染這種細菌,并且以后還有可能再次感染。研究者們發現,這種病菌不僅停留在肺部,它還可能通過鼻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也就是我們的腦和脊髓,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
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模擬了這種感染過程,他們將衣原體肺炎的菌液滴入小鼠鼻腔,并觀察病菌如何通過神經路徑擴散到腦部。
量化小鼠不同組織中存活的、具有感染性的肺炎衣原體(C.pneumoniae)的過程
結果顯示,衣原體肺炎在72小時內,就可以通過嗅覺神經和三叉神經進入嗅球——這是大腦處理嗅覺信息的區域。
在鼻腔屏障完整的小鼠中,肺炎衣原體主要在嗅覺神經和嗅球中,感染范圍和細菌數量都較低。當鼻腔屏障受到損傷時,小鼠嗅覺系統的細菌感染情況會變得更嚴重。換句話說,如果摳鼻子挖得太用力,甚至把鼻子摳破了,導致鼻黏膜受損,那病菌確實更容易進入神經系統。
肺炎衣原體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對小鼠組織的感染情況
那么,病菌感染具體會造成什么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病菌感染的區域附近出現了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的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而Aβ沉積通常發生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部,這種沉積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那么,Aβ為什么會在衣原體肺炎感染區域沉積呢?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大腦的一種“自衛反應”。Aβ本身有抗菌特性,當病菌入侵時,大腦可能會分泌Aβ作為一種“武器”來抵御細菌。但問題在于,如果病菌沒有被清除干凈,Aβ就會一直積累,這種過度防御反而變成了一種“副作用”,最終損害神經功能。
該研究還發現,Aβ沉積最早出現在嗅覺神經,而不是嗅球。這意味著,在感染早期,病菌可能先從鼻腔“打前哨戰”,這和許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嗅覺減退的癥狀非常吻合。也就是說,嗅覺問題可能是疾病的前兆,而病菌感染很可能是這一過程的背后原因。
總的來說,并不是摳鼻子就會變傻,但如果手指剛好沾上肺炎衣原體,然后用這根手指摳鼻子,則有可能導致肺炎衣原體進入大腦發生感染,進而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這不是第一次人們發現摳鼻子可能導致健康問題了。
2023年,Biomolecules期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探討病原體可能通過鼻腔和嗅覺系統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機制。文章特別指出,摳鼻子等行為可能破壞鼻腔內的屏障,如黏膜和上皮細胞,為病原體侵入提供了便利。由于嗅覺神經直接連接鼻腔和大腦,病原體可以利用這一通路進入大腦,引發神經炎癥。
所以說,摳鼻子是能給人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也建立在風險之上。
為什么很多人無法停止摳鼻子?
摳鼻子很正常,幾乎人人都會摳鼻子。
有學者曾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戴恩縣通過問卷統計數據,結果顯示,91%的受訪者目前有摳鼻子的習慣,但只有75%的人認為“幾乎每個人都會摳鼻子”,其中1.2%的受訪者每小時至少挖一次。
沒辦法,人們的鼻子實在是一個“寶藏庫”,不管你如何愛干凈,大多數時間,你總能從里面挖出點鼻屎來。
鼻屎的形成是鼻腔正常運作的一部分。一個成年人每天會產生1~1.5升的黏液,其中大部分來自呼吸道,包括口腔、鼻腔、喉嚨和肺部。大部分黏液都被人們咽下去了,剩下的黏液則可以“捕捉”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污染物,隨著黏液逐漸干燥,這些混合了污染物的分泌物便形成了鼻屎。
在干燥或寒冷的環境中,鼻腔內的黏液可能因水分蒸發而變得更加堅硬和尖銳,形成難以去除的“硬鼻屎”。如果患有鼻炎或感冒等病癥,鼻腔會分泌更多的黏液,從而導致鼻屎增多。
當鼻黏膜感受到鼻屎的存在,并向大腦發出信號后,人們的手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如果你碰巧是一個掌握挖鼻屎技巧的高手,那么挖鼻屎不僅能讓鼻腔更通暢無阻,還能刺激鼻腔的末梢神經,進而激活大腦的相關區域,讓身體產生多巴胺等給人帶來快樂的物質,完整挖出一大塊鼻屎還能讓人很有成就感。
換句話說,你摳的不是鼻子,而是多巴胺。
不過,摳鼻子雖爽,但無法控制地頻繁摳鼻子,則可能是一種病。
在前面提到的調查中,有2名受訪者(0.8%)的摳鼻子行為對其日常功能造成了中度到顯著的干擾,有2名受訪者每天花費15至30分鐘摳鼻子,另有1人每天花費超過2小時摳鼻子,還有2名受訪者因摳鼻子導致鼻中隔穿孔。
這種失控的摳鼻子行為,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強迫性挖鼻癥,是強迫癥的一種。
患有強迫性挖鼻癥的人會反復摳鼻子,就算鼻子已經清理干凈,也仍然停不下來。有些人在不知覺中進行這一行為,另一些人則對自己的這一行為有較為清楚的認知,但無法自控,只能“清醒的摳鼻子”。
強迫性挖鼻的病因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是因為感到壓力或焦慮,有的人則是由于鼻炎或者過度切除鼻甲后所造成的鼻腔異常,即空鼻綜合征,感到鼻腔堵塞、不適。
可別覺得不過是多挖了會兒鼻子,沒什么大不了的,實際上,病理性的摳鼻子可能造成相當嚴重的后果。
1997年,《美國神經放射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發表的一篇文章就記錄了一位53歲的患者,她從10歲開始患有強迫性挖鼻癥,長期反復挖除鼻腔結痂,最終導致鼻中隔穿孔和右側篩竇嚴重損傷。
2017年的另一篇文獻記錄了一位強迫性挖鼻癥患者表現出呼吸困難、鼻腔阻塞和口臭的癥狀史。檢查發現鼻中隔向右側偏曲,右側鼻腔完全阻塞,患者鼻中隔和硬腭存在缺損,左側中鼻甲和下鼻甲完全缺失,同時在鼻咽部發現鈣化的異物。
CT掃描顯示該患者硬腭穿孔以及鼻咽部鈣化異物
西班牙的醫學研究者同樣在一篇探討強迫性挖鼻癥的文章里記錄了一個案例,一位26歲的患者因鼻中隔穿孔伴惡臭、鼻出血和頭痛等癥狀前去就診。多次治療和檢查后,最終確診為鼻腔摳挖癖伴人工性皮炎。
CT顯示該患者鼻中隔穿孔
總之,摳鼻子沒什么,但頻繁、失控地摳鼻子就得注意了。
再回到開頭“經常摳鼻子的人更容易癡呆”的問題,雖然這并非必然結果,但多少也還是有點道理。實在控制不住又不至于到生病程度的話,記得把指甲修剪得圓潤一些,別把鼻子挖破了。
參考資料:
[1]Chacko, A., Delbaz, A., Walkden, H., Basu, S., Armitage, C. W., Eindorf, T., Trim, L. K., Miller, E., West, N. P., St John, J. A., Beagley, K. W., & Ekberg, J. A. K. (2022).
[2]Chlamydia pneumoniae can in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the olfactory and trigeminal nerves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Scientific reports, 12(1), 2759.
[3]Jefferson, J. W., & Thompson, T. D. (1995). Rhinotillexomania: psychiatric disorder or habit?.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6(2), 56–59.
[4]Shah, K., Sankrithi, P., Shah, S., & Smith, M. A. (2020). Chronic Rhinotillexomania Leading to Multiple Infectious Sequelae in a 66-Year-Old Female. Cureus, 12(8), e9856.
[5]Xu, J., Jo, H., Noorbhai, L., Patel, A., & Li, A. (2022). Virtual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well-being in adults: A mixed-methods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00, 571–585.
[6]Zhou, X., Kumar, P., Bhuyan, D. J., Jensen, S. O., Roberts, T. L., & Münch, G. W. (2023). Neuro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Potential Role of Nose-Picking in Pathogen Entry via the Olfactory System?. Biomolecules, 13(11), 1568.
[7]HealthLin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Boogers, and How to Remove Them.
[8]Agrawal, M., Saraf, S., Saraf, S., Antimisiaris, S. G., Chougule, M. B., Shoyele, S. A., & Alexander, A. (2018). Nose-to-brain drug delivery: An update on clinical challenges and progress towards approval of anti-Alzheimer drug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 281, 139–177.
[9]A, P., Agrawal, M., Dethe, M. R., Ahmed, H., Yadav, A., Gupta, U., & Alexander, A. (2022). Nose-to-brain drug deliv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urrent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19(1), 87–102.
[10]Caruso, R. D., Sherry, R. G., Rosenbaum, A. E., Joy, S. E., Chang, J. K., & Sanford, D. M. (1997). Self-induced ethmoidectomy from rhinotillexomania.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18(10), 1949–1950.
[11]Jain, A., Patel, N., Raychaudhuri, C., & Dashore, S. (2017). Rhinotillexomania: A rare case report of chronic nose picking. IAIM, 4(5), 143–145.
[12]Martín-Callizo, C., Sacristà, M., Fortu?o, Y., Penín, R. M., & Tribó, M. J. (2018). Rhinotillexomania. Rinotilexomanía. 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 109(4), 370–371.
[13]Abrami M, Biasin A, Tescione F, et al. Mucus structur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 i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Int J Mol Sci. 2024;25(3):1933. doi:10.3390/ijms25031933
[14]王昊, 李博, & 李哲. (2021). Aβ受體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研究進展. 現代醫藥衛生.
[15]胡慶東, 牛利華, 唐敏, 唐發霞, & 李光武. (2010). 嗅覺障礙檢測對輕度認知功能損害診斷價值的研究. 安徽醫藥, 14(6), 6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