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作者:青柳正規,頭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作者:青柳正規,頭圖來自:AI生成
在人們心中潛移默化的東西,往往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后,三陸災區告訴我們的另一條重要經驗。在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海嘯襲擊的三陸海岸,人們從海嘯中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并且以各種形式廣為傳播。
三陸海岸風景
僅從近代史來看,三陸海岸在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和昭和八年(1933年)的兩次大海嘯中受災極為嚴重,記錄當時海嘯之恐怖程度的石碑隨處可見,當地流傳的兒歌也唱出了海嘯的慘痛教訓。有關海嘯的各種反思不僅反映在石碑和兒歌上,那些父傳子,子傳孫,口頭流傳的諺語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例如,“井水少,大海嘯”“海嘯來之前,大海咚咚叫”“罕見的魚兒一露頭,海嘯就在它身后”“地震到,高處跑,別離散,莫打鬧”,等等。包括學校和當地機關堅持開展的防災訓練在內,三陸海岸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如何對付海嘯的所謂“海嘯文化”,三陸的“海嘯文化”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東日本大地震讓三陸海岸再次付出了慘痛代價,而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的大海嘯比這次嚴重得多。巖手縣宮古市的田老地區,在明治和昭和年間的兩次大海嘯中遭受的是滅頂之災。戰后修建的防潮大堤號稱世界之最,就在這個位置上,曾經有八成人口在當年的明治大海嘯中喪生。據說同在巖手縣的斧石町(當時的地名),在那次大海嘯中有六成人口遇難,沿岸的村落一個不剩,全被沖毀。
昭和三陸海嘯的受災場景
順便提示一下,明治大海嘯的浪高峰值,與東日本大海嘯基本持平或許還略低一些,可是災情之嚴重,遠遠超過后者。
為什么明治大海嘯釀成了如此嚴重的災情?因為引發這次海嘯的地震震感不強(估計為2級到3級),人們沒有預料到將有海嘯發生,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及時逃生。另外,海嘯來襲的時間是夜晚,人們沒有能夠事先發現海上的異常動靜。由此可見,海嘯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大海嘯未必是大地震造成的。這一點且不深說,關鍵還是在于誰也沒有想到會有海嘯發生,對這次有悖常理的海嘯疏忽大意,猝不及防,這才是明治大海嘯的悲劇所在。
生活在明治年間的人們,對海嘯的恐懼和教訓,還有那些民間流傳的諺語,不可能一無所知,只是因為那個夜晚的地震晃動輕微,所以他們沒有出門避難的打算。基于這些原因,三陸地區的“海嘯文化”在關鍵時刻,也十分不幸地失去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明治三陸大海嘯,從對岸漂流而來的民家
明治年間的大海嘯給田老地區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1800人,而在東日本大地震中,該地區的遇難者為185人,據說還有一部分人過度相信高達10米全長2千米的防潮大堤,遲遲不肯離家躲避。盡管如此,死者的人數還是明顯減少,代代相傳的“海嘯文化”在這次海嘯中終于發揮了作用。
“海嘯文化”不僅表現在地震和海嘯的應急處理上,在災后的重建中,深入人心的“海嘯文化”仍在發揮著重要作用。且看三陸災區的現狀,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保留完整的地區,災后恢復的速度也最快。所以,災后重建不能只靠經濟實力,自古以來源于區域社會的、無形而有機的凝聚力,也是開展抗震救災的重要動力。
災后需要重建的堤壩、橋梁和道路固然重要,過去的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娛活動等非物質文物也要設法恢復,歷史傳承的“海嘯文化”應當進一步弘揚,只要立刻行動起來,這些做法都不失為災后復興的捷徑。
如此看來,所謂文化絕不是與我們無緣的空中樓閣,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進而言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滿的精神食糧,正是集各種智慧于一身的文化。
正因為如此,文化的形成需要相應的時間,如果以文化與現代行為和思維格格不入為由,將其輕易割舍的話,至少是不聰明的表現。
比如一個掌握了現代農業知識的青年到偏僻農村落戶,開始務農時會遇到許多讓他感到無所適從的地方,因為無論是哪個地方的村莊,自古以來都有一套本村的風俗、習慣、規矩和辦法。再比如預測天氣,各地也都有自己的說法,“燕子低飛要下雨”“山戴帽,風雨到”,等等。這些習俗、規矩和預測天氣的辦法就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濃縮了當地生活的智慧和經驗。
所以,初來乍到的人如果視而不見,我行我素,不僅容易和當地的人發生口角,也會耽誤農時。在當地生活中,還有一些在旁人眼里多此一舉甚至是胡鬧的做法,其實也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不按規矩出牌則一事無成。我們常說的入鄉隨俗,也是這個道理。從結果上看,村里的土辦法都是最省力的,最有效的生產手段,是人們安居樂業的最佳選擇。
三陸地區的“海嘯文化”是下沉式海岸這種特殊地形逼出來的。錯綜復雜的海岸線形成無數狹小的海灣,闖到這里的海嘯走投無路便騰空而起,撲向海邊的村鎮。悲劇的發生迫使當地的人們在對付海嘯上變得聰明起來。
錯綜復雜的海岸線形成無數狹小的海灣,孕育了三陸海岸的“海嘯文化”
以上事例說明,文化是在一定框架內逐漸形成的。具體到三陸海岸,其框架的構成原因之一是,當地極為特殊而且一目了然的地理條件。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框架,因而有了自己的習俗、辦事規律乃至于預測天氣的經驗辦法,所以,文化是框架的寵兒,框架越規范,輪廓越清晰,產生的文化也就越成熟,越厚重。反之,框架模糊或者飄忽不定,孕育的文化要么難產,要么發育不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作者:青柳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