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體壇經濟觀察 (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月半,原文標題:《吳柳芳“擦邊”背后,退役運動員的下半場如何走? | 行業觀察》
一切爭議的起因,歸根結底還是金字塔腰部運動員退役后的生存問題。
吳柳芳與管晨辰的“隔空對線”成為了過去幾天的網絡熱點。正是吳柳芳在網絡上持續更新的“擦邊舞蹈”視頻內容,成為了這次爭論的導火索。
無可否認,各大平臺上存在眾多“擦邊舞蹈”的視頻內容,但這次之所以能夠掀起波瀾,原因在于吳柳芳與管晨辰的身份——兩位都是從中國體操隊退役的冠軍運動員。
當然從名頭和榮譽上來看,管晨辰在競技體育的成績要高于前輩吳柳芳。前者脖子上掛著2020東京奧運會體操女子平衡木金牌,而吳柳芳在體操上的成績并不算突出。
吳柳芳職業生涯一共獲得過7個冠軍,分別是2008年和2010年的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團體冠軍,以及在2010年和2011年體操世界杯分站賽獲得5個單項冠軍。嚴格意義上吳柳芳也算不上世界冠軍,因為她拿到的都是分站賽的冠軍。
眾所周知,奧運會的賽事級別在中國體育的“功勞簿”上屬于獨一檔。能夠拿到奧運會金牌,各方獎勵和后續的退役安排能夠讓金牌運動員享受無憂的退役生活。
但是未能夠拿到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卻占據多數,大部分都只能回到省隊當教練員或者進入學校擔任教練員等,或者自己另辟蹊徑為下半生的生活打拼。
管晨辰與吳柳芳就是典型的兩方代表,代表著兩個不同的下半生路徑——一邊是光彩艷麗的奧運冠軍,一邊是泯然眾人的國家隊退役運動員。
吳柳芳,國家隊運動員“悲情代表”
從勞動者的角度來說,吳柳芳通過經營短視頻賬號的方式進行謀生并無過錯。至于“性感舞蹈內容”在國內的確是紅線,尤其是她還身穿了印有國旗標志的運動服裝出鏡,更會讓外界產生國家隊運動員與“擦邊”內容的聯想,容易為運動健兒貼上負面標簽。
但換個角度來看,各大社交平臺上同樣存在許多“性感舞蹈內容”,同樣有許多穿著相對突出的女性在跳相類似的舞蹈,并在賬號上持續更新。但為何只有吳柳芳會成為眾矢之的?這個問題或許值得探討。
尤其是吳柳芳已經是退役多年的國家隊運動員。那么與其他的內容創作者一樣,他們的身份是一致的。但這次社會上的聲音卻無不在指責吳柳芳,而非指責整個性感舞蹈內容的創作者群體,多少是有些對運動員群體的刻板標簽。
某種意義上來說,退役后的國家隊運動員通過各種方式謀生并不少見。在吳柳芳之前,知名度最高的或許要數同為體操冠軍的張尚武。在退役之后,張尚武為了謀生不僅在街頭賣藝“乞討”,更因為生活困難而盜竊,最終鋃鐺入獄。
回到吳柳芳個人本身,雖然其并沒有落得張尚武如此的悲慘下場,但也沒有像其他冠軍運動員那么光鮮。2012年,吳柳芳在一次比賽中因頸部著地受傷,無緣當年的倫敦奧運會。最終她選擇在2013年12月正式退役。
退役后,吳柳芳次年以“優秀運動員”的身份被推薦免試進入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后的吳柳芳從事著許多與體操相關的活動,如擔任青少年比賽裁判等。也有消息指出,她后來當了老師。
沒有循規蹈矩吳柳芳想吃網紅經濟這塊蛋糕
今年3月,吳柳芳簽約“大海星辰傳媒”MCN公司,正式踏入主播圈。直到此次爭議事件爆發,吳柳芳才不到10萬的粉絲數量一日暴增到250多萬。
很快,吳柳芳的社交平臺賬號因違反社區規定被禁止關注。
回顧吳柳芳的職業生涯,她雖然其并沒有取得奧運金牌這樣的榮譽,但多次獲得世界杯分站賽冠軍和全國冠軍,也側面證明了其具備一定的競技實力。而在退役后,她也沒有“循規蹈矩”進入體制內或者選擇穩定的工作開啟人生下半場,而是想通過短視頻的內容紅利和利用自己國家退役運動員的身份謀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進入短視頻領域也是吳柳芳為了謀生的無奈之舉。由于常年需要大量時間訓練,導致課本知識積累不多,除了擔任教練和老師外,退役后的吳柳芳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在23日晚上的直播里,吳柳芳回應了擦邊的爭議,她說:“我以前就是個內向的人,跟朋友出去玩也很少說話。我雖然嘴笨但我肢體協調呀,但我可以利用我的肢體讓大家開心,所以我在家里準備了很多道具。”
這個類似的直播回復,也是吳柳芳等大部分國家退役運動員的典型場景。“嘴笨”、只有“肢體協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那些未能站在頂峰上,只在金字塔腰部運動員的痛處。
這次正如吳柳芳所想的一炮而紅,但是也讓其招致了不少的非議。退役運動員在平臺做直播、拍視頻,吃點流量紅利無可厚非。但只不過創作的主題內容,吳柳芳似乎選錯了賽道。
吳柳芳爭議背后
凸顯退役運動員管理情況嚴峻
這一切爭議的起因,歸根結底還是以吳柳芳為代表的退役運動員的生存問題。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針對吳柳芳此次“擦邊”風波,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工作人員11月25日表示,“我們已經關注到了此事,由于吳柳芳是退役運動員,領導也還在研究怎么去處理和解決。”對于退役運動員的管理問題,該名工作人員稱,“這個不好回復,對在役運動員都會有統一管理,但退役運動員一般有各自的單位,主要是由單位管。”
同日,柳州體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則回應稱:吳柳芳事件確實影響比較大,他們在了解相關情況后,是她個人行為。
如開篇所說的奧運會金牌運動員,在退役后自然不愁生活。但能夠站在奧運會最高領獎臺的運動員并不是多數。那么這些未能取得金牌的運動員在退役后需要如何管理,成為了一大難題。
眾所周知,體制內的工作是“鐵飯碗”,但對于運動員來說,能夠吃上這份“鐵飯碗”并不容易。隨著國家隊和省隊的崗位需求趨向飽和,越來越多的非冠軍運動員在退役后,很少能夠踏入仕途。
回顧近些年在仕途上越走越順的運動員,無不是在運動員生涯取得過輝煌成就的:女排名宿周蘇紅,在2023年擔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跳水王子”熊倪,在2021年擔任湖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首位“冠軍媽媽”冼東妹,在2024年擔任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黨委書記(副廳級);朱啟南,在2024年擔任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
上述的這些人物,無一不有奧運金牌在身。奧運冠軍成為了他們走上仕途的“踏板”,但對于那些沒有取得奧運金牌的運動員來說,能夠擔任省隊教練或者進入體制內的學校教書,對他們都是一種非常可觀的退役待遇了。
所以在吳柳芳此事身上,我們再次看到了奧運冠軍之外的普通國家隊運動員在退役后的生存窘境。只不過吳柳芳這次遵循了自己的想法,并沒有去當常規的教練員或者教師,而是選擇了走入直播圈。
對于運動員來說,在退役前的幾年,他們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考慮自己日后的方向和主業。是進入學校當體育老師,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份體制內的“鐵飯碗”,對于運動員來說需要打好提前量。
上級有關部門也注意到了運動員退役后的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在2023年3月,《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教練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到了拓寬職業通道。“完善優秀退役運動員進入運動隊、各級體校和大中小學校擔任教練員制度,加強對優秀運動員從事教練員工作的特點歸納、引導和培養。”
而在教育系統層面,也對優秀退役運動員進入學校提供了支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20年10月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了“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
體壇經濟觀察認為,退役運動員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是那些沒有站在頂峰的運動員,他們同樣在最美好的年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與艱辛,同樣值得尊重。在為國家、為人民創造了巨大價值的退役運動員人群背后,也應該得到更多關注的目光。
希望通過吳柳芳一事后,有更多專家來研究、體育行業也更積極地關注,怎樣讓運動員在退役后的“下半場”人生故事有更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