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視覺中國
在“家庭意外險&壽險該怎么配置?”一文中,我們對意外險和壽險應該怎么配、配給誰的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截至目前,最基本的四個保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和壽險——已經為大家介紹完了,本篇內容將會為大家進一步介紹配保險需要規避的幾個坑,這些坑每躲過一個,都可以幫我們省很多錢。
一、購買保險的渠道問題
很多有過買保險經歷的同學都是在線下投保,通過保險代理人的介紹來選擇“合適”的產品。 但實際上,買保險和我們買其他東西并無差異,我們會發現:通過淘寶或京東等線上渠道購買東西更省錢,買保險也是一樣的,線上投保要比線下更省錢。
以平安人壽的重疾險為例,對比線下渠道和網絡渠道可以發現:同樣是50萬保額的重疾險,保終身、30年交,線下渠道所售賣的重疾險要比線上的每年多繳納近5000元。
平安人壽線上與線下渠道重疾險對比
可能有些同學又會擔心:線上的保險產品在需要的時候真的能用上嗎?畢竟是電子保單總覺得沒有拿在手里的紙質保單靠譜。
其實,大部分人之所以知道線上投保便宜但還是選擇線下渠道的原因,無外乎擔心以下三點:
第一,線上買保險沒有業務員理賠會不會不方便?
第二,線上保險賠付,速度會不會比線下慢很多?
第三,電子保單的法律效力如何,會不會不賠?
基于以上顧慮,最終很多人會被保險經紀人套路,或干脆放棄買保險了。但事實上,這三個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
首先,一般售賣保險的線上平臺都會配備相關業務客服,操作流程遠比比線下省事,就比如:支付寶、微信微保等,功能較為齊全;
其次,在理賠速度方面,我國的《保險法》已經明確規定了保險賠付的時效問題,賠付速度與線上或線下的渠道沒有直接關聯,相反,互聯網平臺往往會比線下理賠的速度快很多;
最后是大多數人都很關心的電子保單的風險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就如同電子發票和紙質發票的效用是一樣的,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綜上,在渠道方面,如果我們選擇線下投保的話,可能是不夠省錢的。
二、萬能險&分紅險,要不要買?
名字很誘人的“分紅險”和“萬能險”,到底要不要買呢?結論是: 不要買!為什么呢?
1、分紅險
其實早在18世紀,分紅險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有一個非常有公德心的精算師,名叫威廉·摩根,他在對自己公司的保險業務進行精算后發現,公司對投保人收取的保費好像有些貴了,而自己的公司也在經營業務之中賺了很多錢,于是他認為這樣的做法對投保人并不公平,所以就利用分紅的方式將公司經營利潤的一部分返還給保單持有人,而這個理念后來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分紅險”。
保險公司將公司盈余分給投保人,這樣的理念乍一聽上去還挺好的,但現實遠沒有我們想象那么豐滿,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回歸到保險公司的本質來看。保險公司在本質上是一家經營風險的公司,而風險的最大特征就是其不確定性,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并不能精準地預判未來會發生的風險和損失。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它會怎么做呢? 它會盡可能地選取比較保守的方法。
在預測不了風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要想讓公司收取的保費足夠應對未來理賠的支出就必須多收保費,如此一來就不能采用比較保守的定價策略,但如果保費過高,產品就會失去競爭力,賣起來也就沒那么搶手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就需要考慮: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讓保險公司收到足夠的保費又不會損害產品的競爭力呢?
而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的保單分紅。保單分紅的實質其實就是之前的保費收多了,只要未來保險公司有盈利,那它就會將盈利的一部分拿出來返還給被保險人。其實,這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分紅,與其說是分紅,倒不如說是在保守假設的基礎上將多交的保費在一定情況下返還給被保險人,而被保險人拿回來的分紅就是之前交保費的時候多交的那一部分。
所以,盡管“分紅險”聽起來十分誘人,但我們并不建議配。當然,對“分紅險”感興趣的朋友還是可以繼續深入了解一下。
2、萬能險
“萬能險”跟“分紅險”的概念差不多,其實就是保險公司為了營銷、吸引大眾眼球而搞出來的一個產品,投資的性價比并不高。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謹記:買保險就是買保險,不要想著以保險的方式來解決理財、養老的問題,你想的越多,出錯和被鉆空子的幾率就會越大。畢竟商業保險公司并不是公益組織,他們的精算師一定比我們會算,不要被花里胡哨的數字所蒙蔽。
三、買保險之前去體檢?
現實生活中,很多同學平時都懶得去定期做體檢,但一到買保險時被問到不確定的情況時,就會忙前忙后地約體檢,如果你也是這樣做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1、在投保之前,能不體檢就不體檢
在這里會涉及到保險產品當中的一個概念——“健康告知”。那么,什么是“健康告知”呢?其實就是把你所知道的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實”地告知保險公司,以此來決定保險公司是否能賣給你保險、賣給你的話會以什么樣的價格以及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后是否能夠獲得正常賠付。
在“健康告知”的概念當中有兩個關鍵詞——“你知道”、“如實”,為什么這兩個詞這么關鍵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2017年5月份,一男子張某在一家公司投保了30萬的重疾險,2019年4月份在醫院確診“左肺原位癌”,其家人找保險公司理賠,但保險公司卻拒絕賠償,為什么呢?
原因在于,保險公司查出張某在購買保險前曾多次因肺部不適就醫,且有多次CT 記錄顯示“肺結節”,但張某并沒有將這一情況告知保險公司。實際上,肺結節只是一種肺部疾病,并不是癌癥,因此張某家人對這一結果表示異議,并提起訴訟,最終法院支持拒賠,根據我國《保險法》第16條第4款規定:“投保人故意不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不賠且不退還保費?!?/p>
2、不隱瞞就行
在這里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有一個年紀略大的朋友,想在身體還比較健康的時候買個重疾險。為了在買保險的時候做到不隱瞞,因此就在投保之前進行體檢以明確自己的身體狀況。但在體檢之后,朋友發現自己有較為嚴重的高血壓以及初期的萎縮性胃炎。原本可以購買重疾險的他,則因為這次體檢檢查出了問題,將本來不知道的健康狀況變為已知而左右為難。經過一番掙扎之后,他選擇了如實告知,原本保險公司能給保50萬,最終只給保了30萬,保費自然也便宜不了。
其實,只要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即使生病了也不會違背健康告知原則。在這里給大家提個醒:千萬不要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買保險是買保險,健康體檢是健康體檢,切忌將混在一起。如果近期有體檢規劃的朋友,建議提前把保險買好,盡量不要出現想買保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資格買的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細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可能有些朋友曾經遇到過續保前的體檢優惠活動,簡單來說就是一年期的保險快到續保的時候,保險公司會聯系你說可以贈送免費的體檢套餐,體檢后如果身體狀況良好就可以降低續保保費。其實這是一個大坑,因為一旦你體檢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就有可能以各種理由不再續保或者提高續保的保費,得不償失。
3、如何做好健康告知?
第一,被詢問的告知,即問什么答什么,不問就不答。就比如,對于高血壓不到160/100的投保人保險公司是承保的,但保費會比沒有高血壓的投保人高,那么如果被問到是否有高血壓高到160/100的情況時,你只需要回答沒有就好了,千萬不要說有高血壓但沒有那么高,這樣只會提高自己的投保成本。
第二,有記錄的告知,即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要以醫院或體檢機構留下的就診記錄為準,特別是用醫??ň驮\的,這些記錄保險公司在核保時都會進行一一核實的。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隨便外借自己的醫??ǎ苑澜o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以上就是購買保險時,關于體檢和健康告知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當然,定期體檢是一件好事,但對于近期有購買保險打算的同學來說,體檢的規劃可以稍作推遲,僅作提示。
評論
最新評論